查看原文
其他

女博士怎么就成了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?

2017-08-19 欧少莹 社会学了没


原创

作者:欧少莹

转载请联系isocialor

编辑:

长安


社长说

女博士怎么就成了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?


女博士怎么就成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


社会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

 

有人说,世界上分三种人:男人、女人和女博士。女博士之所以被区别于男人、女人单独分为一类,大概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女博士既有属于男人的成分,又有属于女人的成分,或者说既不完全是女人,又不是男人。生理性别决定了她们不是男人,而“博士”这个称号又将她们从普通女人群体中剔除出来。

 

男博士不常常被强调,女博士却常常出现在新闻头条,比如:女博士误机掌掴工作人员、女博士相亲被骗钱骗色、女博士依然就业难等等。似乎“女”和“博士”放在一起就有一种违和感。怎么女博士就成了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了呢?

  

女博士之所以成为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,很大原因在于社会长久以来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。刻板印象是指按照性别、种族、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,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。这种印象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得以塑造,并且不断加深和固化。在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下,受众容易变得以偏概全,进而影响其做出理性的判断。“女博士误机掌掴工作人员”事件,本身体现的是一个普通民航乘客的非理智行为,而众多新闻标题大肆宣扬其“女博士”的头衔,也许意在强调这是一个高学历、高智商的女性的非理智行为。所以人们看到的,就是一个明明接受了高等教育,却做出如此缺乏素质与道德的行径的女性。可见在这里,女博士不是一个客观描述,更不是一个人人敬重的学术地位,它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标签。


 

图片来自网络


诚然只会读书,不会做人是不对的。但是,当女博士与“大龄、未婚、学历高、不修边幅、思想前(奇)卫(葩)、圣(剩)斗士、灭绝师太、ufo(ugly、fat、old)、第三类人”等形容词划等号时,则体现出了社会对整个女博士群体的妖魔化、污名化,其本质是对社会精英女性的孤立与歧视。社会对女博士的刻板印象,反映出社会对女性形象气质的定位,对高等教育的蔑视,以及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不认同。


社会对女性形象气质的定位


为何男博士不常被强调,而女博士却会成为第三类人?这和长久以来社会文化对男女两性性别的塑造、气质的归类息息相关。中国传统文化以阴阳形容男女气质,班昭《女诫》:“阴阳殊性,男女异行。阳以刚为德,阴以柔为用。男以强为贵,女以弱为美。”可见,女性的角色定位是柔弱的、小鸟依人的,而男性的角色定位则是刚强的。

 

在学术方面自然也是这个道理。当女博士们一路攀爬到学术金字塔的顶端时,从学历上看,她们已经超过大部分男性,与之并肩的男博士少之又少。女博士在学术方面“碾压”普通男性,这与社会对女性塑造的柔弱形象不相符。对于家庭而言,女博士的经济收入也可能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部分,加上其较为独立的思想人格,在经济独立的情况下,更加追求家庭关系中的男女平等,精英女性的能干被认为是强势,某种程度上挑战了男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。也因此,女博士的婚恋情况最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。

图片来自网络 


在西方的性别研究历史中,主张两性气质不同的人们也对男女的特质做了大量的分类概括,如科学对诗意、理性对浪漫、力量对美丽、逻辑对非逻辑等等。这种两性气质的划分影响了社会分工,不断强化了人们的性别观念,而玛格丽特·米德在对三个原始部落中与西方大相径庭的性角色考察后发现,某种性格特质被认为是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是因文化而各异的,因而是人为的,并不是与生俱来的“自然秩序”。波伏娃在其《第二性》中也早已指出:“女人并不是生就的,而宁可说逐渐形成的。在生理、心理或经济上,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。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、所谓女性气质的人的,是整个文明。”

 

除此之外,社会为女性设定的身份主要有两个:妻子与母亲。许多人认为,女性学历成就再高,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,“读得好不如嫁得好,一个女人最伟大的身份是母亲,一个女人最伟大的事业是家庭……”女博士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,或多或少呈现出对“妻职”和“母职”的放弃或延迟,比如不婚、丁克等,有调查显示:女性的教育水平越高,生育子女的比例越低。然而,当下社会有许多人依然认为女性最大的功能在于生育,女博士可能会错过最佳生育年龄,这直接冲击了传统价值观,可以说与社会对女性形象气质的定位不相符,这也是其招黑的原因。


社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蔑视


当下,“读书无用论”充斥着整个社会,大学生似乎已经成为流水线作业的产物,硕士生数量的扩招也导致学历、文凭越来越不值钱。“张大爷的孩子读光了头发依旧是个清贫的穷书生,隔壁老王的孩子早早出来做生意已经出任CEO,迎娶白富美了。”接受高等教育对于这个功利而浮躁的社会来说,性价在降低。

 

对于女性而言,这更是残忍而苛刻的现实。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,女性所投入的时间精力,并不一定能在社会上获得金钱或地位方面的等额回报。除此之外,女性还投资了自己的青春血本和美好容颜。而更为现实的是,在社会生活中,高等教育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运用,直接创造财富与价值的几率是相对较小的。基于此,人们或许会开始认为:知识够用就行,上了大学即可,硕士博士没有用,女性读博士更是一个亏本的买卖!而诸如“女孩子是一个产品,卖了二十几年,还没把自己卖出去”、“从恋爱角度讲,读博士不是个增值的事,是贬值的事”这样的言论也是不绝于耳。

 

自古以来,中国传统强调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。中国古代的女性教育重在德育,比如《仪礼·丧服·子夏传》中的“三从”:“妇人有三从之义,无专用之道。故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,故父者子之天也,夫者妻之天也。”以及班昭《女诫》中的“四德”。直到前段时间还有被人诟病的女德讲座宣传“贞操是女子最好的嫁妆”。

 


通观正野史集,大部分有才有智慧的女性,要么是红颜薄命,要么是红颜祸水。这和当下大部分有才有智慧的女博士,容易变成剩女,容易嫁不出去,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在世俗人眼中,女博士修读的深奥的专业知识,尽是些没有用的东西。不婚、丁克、性观念开放……所有与传统不符合的思想,都是书读太多的后果。再加上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:“女博士就业难、结婚难、生育难、精神脆弱”等观点常常与受众的认知偏见相契合,博士称号不仅没有成为加分项,还使女人成为第三类人。

 

在这样一个跨历史、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,女性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思想、认知、观念、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,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,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。女性被物化的情况依然存在,而许多女性依然活在社会所设定的角色中,对自身的存在缺乏理性的认知。

 

女博士成为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,正反映出我们所追求的男女平等,其实与我们相距甚远,女性自觉的道路依然漫长,而没有知识教育的开化,更是难以推动其前进。每一个群体中都有异类,每一个群体中都有奇葩,因为个案而对女博士整个群体进行污名化、妖魔化,攻击的正是女性群体中的精英啊!

 


参考文献:

[1]李银河.《女性主义》.[M].山东出版社.2005年
[2]西蒙娜·波伏娃.第二性.[M].上海译文出版社.2001年

[3]杨赛.《试论媒介环境对于女性形象强加的刻板印象——以女博士的“第三性别”化为例》.[J].新闻研究.2014年11月

[4]王晓磊.《“女博士是第三类人”:媒体的选择性误读》.[N].新华每日电讯.2014年4月14日第005版

[5]关景媛.《以“淑”为表征的传统女性教育合理性问题研究》.[D].东北师范大学.2014年06月

[6]杨莺.《女博士的社会媒介印象研究》.[J].中国青年研究.2011年05月

[7]张明芸.《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》.[J].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.2000年第1期

[8]Abma, J. C., & Martinez, G. M. (2006).Childlessness among older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: Trends andprofiles. 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, 68(4), 1045-1056.转引自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__biz=MzI1OTAwNDc1OA==&mid=2652831498&idx=1&sn=5ec4444839f1ca2c13dc77aae162799d&mpshare=1&scene=1&srcid=08278YXMfUrVfZjVkg6oacwu&pass_ticket=CYu8Jss6MYINUmb7UKCKxzz%2Bc0x%2FOvEAgq%2BVrFUndWdVzwl%2F%2FlPRykJPC2kJA7jj#rd

 

●  

1

 你可能会喜欢:

从北大博士逃离北京看中国式“活着”

本科、硕士、博士的区别,就在这两组图中!


社会学了没

泛社会兴趣社区

理解社会 探索自我


微信 ID: socialor

合作请加微信:isocialor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